买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用某些方式通过购买壳公司的股权来获得控制权,再注入自己公司的资产与业务,从而达到间接上市的目的。买壳上市又称之为借壳上市,最初在美国较为流行,后来由于中国IPO上市申请审核愈发严格,于是在中国也开始广泛使用这种间接上市方法,其中最受欢迎的为民营企业。那么中国有哪些公司是买壳上市的呢?
浪莎集团
最为著名的案例当属于浪莎集团买壳上市的例子了,浪莎集团在2001年开始就一直想通过上市壮大公司,而IPO审核严格,成本又高,于是浪莎集团瞄准了四川长江包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控),当时长控才上市2年多就已经频临退市边缘,基本上已经成为一个壳公司,也在致力寻找有并购意向的公司进行重组,于是故事就这样发生了。
2006年9月1日浪莎控股有限公司通过股权有偿转让接收了长控总股本的57.11%,成为长控的实际控制人,于2007年2月8日长控向浪莎定向增发10106300股,每股拟6.79元,用以购买浪莎控股的100%股权。也就是说这个过程中浪莎集团完成了买壳、注资、借壳等步骤,唯独没有清壳,没有清壳的原因是因为长控这个壳公司虽然经营状况很差,但是仅仅是一个成立2年的上市公司,并没有什么不良资产,所以跟中信富泰的情况一样省去了清壳的步骤。浪莎的成功上市引起了一股买壳上市潮流,于是紧接着海通证券也参与进来了。
海通证券
海通证券是历史上的第一单券商买壳上市案例,2006年12月28日,已经成为壳公司的都市股份发布公告称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并且将所有负债转移至原海通证券,原海通证券每股估值人民币2.01元,壳公司(都市股份)每股以2006年10月13日收盘价5.80元估值,由此确定原海通证券与壳公司的换股比例为1:0.347,也就是说1股原海通证券可换0.347股壳公司股份。2007年6月7日证监会批准了这份买壳上市方案,22日海通证券合法向公司(都市股份)转移资产即壳费用,并且接收了壳公司原有负债资产,于2007年7月6日将壳公司正式更名为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除了上述公司,通过买壳上市的公司还有很多,如:广州金荔集团、上海三盛宏业、中信富泰、以及最近的北京乐象科技有限公司等。
每年我国有或多或少的上市公司因为业绩下滑,经营困难、亏损,最终导致资不抵债成为壳公司,最后只能出卖自身的壳资源给那些需要买壳上市的公司,这些都是因为我国严格的IPO审核与企业的不成熟发展打造了这么一个买卖市场,买壳上市充分的利用了市场资源,有效的循环使用上市资质,上市时间短,花费的成本低,是我国大多民营企业进行上市的不二选择。
了解更多关于买壳上市的知识或资讯,欢迎关注壳公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