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三板挂牌的优势
(1)加快转板进程
可以通过新三板挂牌的全过程检验公司团队,检验中介机构服务水平,看看市场对公司的认知程度。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在通往IPO的道路上,相对非挂牌企业,在审核力度上肯定会有所不同,尤其在审核下放给交易所之后。
(2)挂牌速度较快
只要有主办券商推荐及督导,新三板一般挂牌周期为6个月。而主板、中小板等均需要2年甚至更长时间。
(3)政府财政支持以及挂牌成本低廉
为鼓励本地企业加入资本市场,加速发展本土经济,各地政府在企业挂牌资本市场都有一个相对较好的资金支持;而主办券商、会计师等在挂牌中所需的费用也是极其低廉的。
(4)企业价值发现,股份流动性佳
非新三板企业上市公司并购对价一般都在15倍以下,少数较好的行业高一些,而新三板公司被并购的对价是明显高于同行业非挂板公司的。做市商对于公司整体估值的提升更为明显,一方面是因为做市是要券商真金白银投资企业的,筛选非常严格,隐含了券商的声誉保证。另一方面,做市提供了新三板所稀缺的流动性:想买就能买,想卖就能卖。而流动性毫无疑问也是有价格的。
2、新三板挂牌退出的障碍
(1)收购:政策限制定价,收购难以回本
由于我国主板市场有一个23倍市盈率的规则,即新股定价市盈率高于23倍很难通过审查。而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在现实中也很少超过20倍市盈率购买。同时,新三板目前平均市盈率基本在30—40倍。这就造成主板公司收购好一点的新三板企业,会面临一个大幅折价的问题:新三板企业是否能够容忍一个超低价被收购。这之间的成本可能需要N个涨停板来弥补。当然,新三板由于容量庞大,其中会有被市场低估的好企业,这一点也许是未来新三板投资的逻辑之一。
(2)流动性差:市场表现冷清
由于市场对投资设置了准入门槛,导致新三板二级市场资金量相较主板要小得多。同时,挂牌企业在不断增多,形成了僧多肉少的局面。由此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首要的就是自身定位模糊不清,与纯粹的二级市场相比,流动性大打折扣;与纯PE/VC相比,估值要高出不少,投资成本过高。这又进一步导致外部资金难以进入,市场依靠仅有的存量资金,成为退出的障碍。新三板市场表现冷淡的背后,除了政策落地不达预期外,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市场定位混乱、新三板退出通道难以满足投资方和企业的需求所致。
(3)IPO:道阻且艰
独立IPO相对于新三板企业来说,选择成本会更大一些。目前主板审核趋严、自有“库存”待消化的情况依然会持续,另一方面,对于一些进入创新层的企业,接下来的一两年正是创新层制度红利的窗口期,选择独立IPO不仅会错过这一时段,而超长的“待机”等待过审的成本也非常巨大。
(4)转板通道:基本无望成为退出渠道
在2015年,转板一度被认为是新三板退出机制的首选,因为在我国能够进入主板就意味着企业步入了新的境界,但是主板上市的严格审查、上市门槛以及审查效率使得绝大多数企业被隔绝。新三板如果能够获得一定程度上的绿色通道,将成为众多企业垂涎的红利。但是一方面A股目前至少有600家企业在排队审查,以每年平均200家上市公司的速度来看,消化存量待审企业是一个长期过程,新三板直接转板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股转系统官方也曾多次表态,新三板绝不是主板市场的附属,将优质企业孕育孵化后拱手让人,也不利于新三板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故而新三板转板制度近期推出基本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