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发达国家扩张性货币政策、疫情导致供给收缩以及投机炒作等多重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已经成为今年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之一。国内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保供稳价,而下游企业也在通过套期保值、长期战略合作和产业链分摊等多种手段,积极管控成本、自我减压。
2021年6月中旬,A股有已有逾180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或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开展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在运用衍生品管理风险方面,今年4月底,我国期货市场客户权益史上首突破万亿元大关。整体看,上半年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约37.16亿手,累计成交额约286.3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37%和73.05%。
据期货行业人士介绍,经过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实体企业开始关注风险对冲工具。去年4月份以来,在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时,相关实体企业加大了对采购和库存原料对应的套期保值力度。2020年是参与期货、期权市场的实体企业数量增长尤为突出的一年。从上市公司数据来看,2020年A股有近50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750份关于套期保值的公告,相比2019年的550份实现了较大增长;参与的数量和规模来看,也有了同步提升。
今年,在全球货币宽松与财政刺激政策影响下,整个市场从复苏走向过热,商品市场黑色、有色等多板块商品价格在上半年一段时间内接连创下新高。大宗商品价格的延续大幅上涨,也推动5月份PPI同比涨幅达9.0%,创下了2008年以来的新高。对于很多制造业下游企业而言,都是接到订单后开始生产,订单确认后原材料价格大幅攀升对于公司利润影响非常大。
而开展风险管理业务,既可以平抑商品价格波动、平滑企业利润,同时还能够改善企业财务表现和业绩预期、估值水平,长期则有利于企业维持充裕的现金流,同时实现稳健盈利,坚定股东信心,也为企业长期开展投融资和财富管理提供了基础。所以,在政府出手调控的背景下,下游企业也纷纷采取各种手段,积极打响成本管控战。
“今年以来,有很多新的客户开始咨询套期保值业务。江苏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山东的涂镀企业等,都计划运用金融工具锁定原材料价格、降低经营风险。”邱跃成说。
从数据看,早在6月中旬,A股就已经有逾180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或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开展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不含外汇套期保值)。总体而言,民营资本参与积极性和参与比例都比较高。在专业人士看来,国内期货市场日益健全的品种体系为企业开展风险管理提供了重要平台,通过期货套期保值等衍生品工具对冲风险已经是达到一定条件的规模企业的首选。
2021年7月5日,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关于公司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的公告,成为又一家加入今年的套期保值队伍的上市公司。该公司公告称,鉴于铜材占公司产品成本比重较大,其采购价格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明显,为降低大宗原材料价格波动对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综合考虑公司原材料采购、规模及套期保值业务的预期成效等因素,在保证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公司(含全资子公司)拟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公司拟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合约价值不超过人民币5亿元,套期保值业务保证金最高余额不超过人民币1亿元(额度范围内资金可滚动使用)。
对上市公司参与套期保值,期货行业人士提醒,市场风险、资金风险、财务风险等都是参与套期保值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公司在参与期货交易之前,需要做好相应的人员配置、配套制度、规划等准备,了解相关的合规要求和会计准则。
实际上,对于初次接触衍生品、对衍生品使用了解较少的企业,无法结合自身业务推出实际的操作方案,更推荐选择通过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借助风险管理公司专业团队,间接参与期货、期权市场对冲风险。
据期货行业人士介绍,当前国内风险管理公司业务发展已经相对成熟,逐渐成为期货市场服务产业的“排头兵”。通过基差贸易、场外期权、互换等多种产品、服务模式,风险管理公司可以精准匹配各阶段企业多元化的风险管理需求,与期货公司业务形成互补。在传统“现货+期货”套保服务的基础上,风险管理公司还为客户提供例如含权贸易、场外业务、基差贸易、精细化交割指导、仓单服务、合作套保等服务。比如,风险管理公司推行的基于期货市场的基差贸易模式不仅可以助力企业提前锁定远期成本,实现持续稳定经营,还能帮助企业优化库存管理、降低库存成本;通过风险管理公司提供的场外产品,企业则可以实现更低成本、更精准、更小风险的套期保值,科学合理的场外产品设计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库存增值效果。
相信,未来随着相关管制逐渐放开,期货新品种、商品指数、期权等更多衍生品逐步推出,更多上市公司将加入套期保值的队伍,也促使中国的期货市场更好地发挥服务实体的功能。